【深度】“一带一路”是如何突破G7重围的?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本文大概13500字,读完共需25分钟
作者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丝路学院副院长,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务委员、合作研究部主任,郭方舟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本文刊于《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原标题为《后疫情时代的 “一带一路”建设与展望》。
本文在《扬州大学学报》上的版面截图
点击播放键听全文↓
摘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新冠疫情的冲击伴随着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在美国提出全球基建计划后,“一带一路”倡议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方面均呈现逆势前行态势。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期,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新篇章已经开启,为高质量稳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启高水平对外开放“双循环”新格局,继续深化协同发展、重点推进各项合作、切实加强国际传播。
关键词:“一带一路”;“十四五” 规划;高质量发展;新冠疫情
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加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进,同时,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依然盛行,国际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疫情限制了多国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均受到一定冲击,导致2020年世界主要经济体GDP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 (图1)。2021年,在部分国家和地区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世界经济开始步入复苏轨道,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逐步恢复,在 “十四五”开局之年和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期,鉴于目前世界疫情的不确定性,高质量共建 “一带一路”同样需要应对疫情等风险挑战 (图2)。推荐阅读
// 人大重阳
///
RDCY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rdcy2013
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我知道你“在看”哟~